成都大运会射箭比赛进行中。王磊 摄
中新网成都7月27日电(韩金雨)27日上午9时,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(简称成都大运会)射箭比赛在成都现代五项赛事中心马术体育场准时搭箭开弓,成为本届大运会第一个开赛项目。中国射箭队在女子反曲弓团体赛中闯进决赛,将与韩国队争夺金牌。
据悉,成都大运会射箭比赛有27支男队和24支女队参赛。中国射箭队派出男、女各6名选手参赛。
中国射箭队选手在比赛中。王磊 摄
在女子反曲弓团体半决赛中,中国队以5:4击败印度队,他们决赛的对手将是韩国队。中国射箭队领队崔树林表示:“今天我们的男、女选手基本都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,接下来我们要尽量打好,争取好成绩。”
中国台北队在男子反曲弓团体赛中表现优异,他们在半决赛中以5:3淘汰了意大利队,将在决赛中遭遇韩国队。“虽然韩国队实力强劲,但我告诉队员们不要有压力,当然我们的目标肯定是金牌。”赛后,中国台北队教练廖健男接受采访时表示,队员们十分喜欢大运村的游乐设施,在训练之余能够放松心态。虽然还没到大运村之外的地方去游玩,但廖健男心里早已有了计划。“等所有比赛结束后,我们一定要去熊猫基地看看大熊猫。”他笑着说道。
成都大运会射箭比赛进行中。王磊 摄
当日还进行了男、女反曲弓个人资格赛。男子反曲弓个人资格赛中,中国选手冯浩经过12轮角逐,以675分位列个人第3名,他的队友考文超排第7名、史镇旗排第24名。女子反曲弓个人资格赛中,中国选手王黎敏以668分名列第三,周丹琰和李新鑫分列第8和第10名。
据悉,成都大运会射箭比赛团体决赛将于30日进行,个人决赛将于31日进行,共有10枚金牌诞生。(完)
中新网成都7月27日电 (王东坡)7月27日,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前夕,在大运会核心场馆东安湖体育公园,机电系统保赛人员王赐柯和同事们像往常一样调试制冷机房,检查错综复杂的管道。在接下来的大运会比赛期间,王赐柯将带领47人的保赛团队保障东安湖体育公园“三馆”正常运行,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选手和观众送去清凉。
东安湖体育公园“三馆”,是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核心场馆,包括多功能体育馆、小球馆、游泳跳水馆及相关配套服务设施,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。成都大运会官网显示,东安湖体育公园“三馆”的大运会赛事将从8月1日起进行,届时,“三馆”将产生70枚金牌。
王赐柯是中建二局安装公司东安湖体育公园“三馆”机电保赛工作负责人。2020年3月,他主动请缨参与这项工程建设。王赐柯曾担任“三馆”项目机电安装质量总监,对机电设备、空调等控制系统了如指掌。
“从项目开工到完工的1000多个日夜,我亲历了项目建设全过程,非常了解这里的机电系统。”王赐柯表示,他对制冷机房、管道等设备了然于胸,干起活来得心应手。
今年暑期,成都温度达35摄氏度,但走进承担大运会体操比赛的多功能体育馆,却感受到阵阵清凉。王赐柯介绍,体操比赛需要室温恒定在23摄氏度到24摄氏度之间,秘诀就在于场馆的通风空调系统。
“我们整个场馆的所有看台区,包括场心区域,都设置了温感探头,随时能够对整体数据进行分析。”王赐柯说,温感探头将数据传输到终端,接收到异常消息后,保赛人员调整出风量以确保现场温度波动小于1℃。
多功能体育馆、游泳馆和小球馆包含3800多个水电设备、32万米管线、30万平方米桥架风管,正是这些如“毛细血管”般的管线,延伸到场馆的各个角落,保障着场馆的空调、电力和给排水等功能实现。
王赐柯介绍,早在一个月前,保赛团队就投入赛事保障前期工作中。为保障各类机电设备稳定运行,保赛人员工作环境可以用“上天入地”形容。在赛场正上方42米高空,保赛队员需要检查每一处防排烟系统和空调风管,而在地下8米深处,保赛队员也需要24小时值守,确保装配式机房稳定运行,源源不断将冷气输送到场馆各个角落。
维护保障工作点位多、体量大、标准高,中建二局安装公司的大运会保赛团队设置了暖通组、电气组和给排水组,制定了详细的保赛方案,24小时随叫随到,一旦发现隐患,就能立即实施相应的维保工作。
王赐柯也从一名不善言谈的技术人员转变成了“协调小能手”。“每天都要接打上百个电话,凌晨接电话协调处理是常事,手机一刻不离身。”正是在一通通电话沟通中,在一次次碰头协调中,机电设备调试越加精细,场馆保障越加扎实。
从建设者到保赛人,王赐柯非常激动,“作为成都人,能够为在家门口举办的大运会保驾护航,为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观众提供舒适的比赛和观赛环境,我感到非常自豪。”(完) 【编辑:姜雨薇】